首页

M女王冷柔

时间:2025-05-25 17:59:26 作者:【讲习所·中国与世界】习近平: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浏览量:35331

  中新社酒泉12月4日电 (马帅莎 张未)埃及二号卫星12月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作为中埃航天合作的重要成果,援埃及二号卫星项目对中国未来的航天国际合作有何启示?它将如何更好地助力中国航天“走出去”?

  据了解,此次发射的埃及二号卫星是一颗光学遥感卫星,可获取2米分辨率的遥感图像,能够为埃及尼罗河三角洲的农作物监测、尼罗河洪水监测、新开罗等“沙漠新城”的城市建设提供决策支撑。

  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副主任高绿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援埃及二号卫星项目在多方面做出了新尝试,包括建立联合团队开展联合设计与研制、促进中国航天标准“走出去”、采用新的卫星工程管理模式等。“埃及是阿拉伯、非洲大国,此番中埃两国开展航天合作,是中阿、中非开展航天合作的典范,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过去,中国航天也曾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过卫星研发和发射服务,如“老挝一号”通信卫星、中法海洋卫星、巴基斯坦遥感卫星一号等,在当地通信、农业、文化、环保、气象等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此次发射的埃及二号卫星则进一步拓展了中国航天国际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有评论指出,中国航天不仅“交钥匙”,而且“带徒弟”,为埃方培养本土航天人才,推动技术转让,建设当地航天器研制基础设施,进一步促进中国航天技术、航天标准“走出去”。

  “援埃及二号卫星项目最大的特色就是,中埃两国组建了联合团队,埃及航天工程师深度参与卫星的设计、研制、测试的全过程。”高绿化说,中方在合作中更加注重帮助合作方提升航天领域“软实力”。

  据了解,援埃及二号卫星项目的顺利实施,使埃及成为非洲第一个具备完整卫星研制及总装测试能力的国家,并将牵引带动埃及航天产业上下游一体化发展,促进埃及当地的卫星自主研制、自主总装集成测试、地面测运控、数据处理与共享,推动行业应用发展。

  谈及中方为何在合作中重视航天技术转让,高绿化表示,和平探索、开发和利用外层空间是世界各国都享有的平等权利,这也是中国航天国际合作的基本理念。中国始终坚持在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包容发展的基础上,深入开展航天国际交流合作。“中国航天的国际合作,既注重‘授人以鱼’,更注重‘授人以渔’,中国航天愿继续与各国共同分享中国发展机遇。”

  另一方面,这也是中国首次将初样、正样整星级产品运至境外,首次在境外完成全流程整星级的卫星试验,并在国外完成初样星交付。其间,中埃双方为了更顺利地开展联合研制,决定使用中国航天标准,以统一的思维模式、数据指标、管理要求开展工作。

  事实上,“使用中国航天标准”并非埃方的最初选择。记者了解到,在签署合同时,中埃双方曾就卫星研制过程采用哪种航天标准展开过讨论。埃方大部分设计师曾经留学欧美,接触更多的是西方的航天标准。在讨论中,中方设计师向埃方展示了中国航天标准的内容和规范要求,也展示了中国航天快速发展取得的成绩。通过多次探讨交流,双方最终统一了联合研制的标准,即使用中国航天标准。

  专家指出,这不仅为埃方后续独立发展航天体系奠定了良好基础,也对未来中国宇航产品出口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卫星入轨后,将由埃方独立测运控。高绿化称,后续,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将继续做好卫星在轨测试与交付阶段的项目管理工作,为项目明年的成功交付提供管理保障。

  他还指出,今后,中国愿同埃及共同努力,探索两国卫星遥感数据共享交换等方面的合作,持续拓展两国航天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完) 【编辑:邵婉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83件民族团结主题作品在藏展出

4日举行的成都2024尤伯杯半决赛,陈清晨/贾一凡在决胜局12:18落后的逆境下完成逆转,最终以23:21击败日本组合松山奈未/志田千阳,为中国女队赢下了关键一分。在两人胜利的鼓舞下,随后登场的何冰娇以21:8、21:18迅速战胜奥原希望,为中国女队锁定胜局。

乌尔善:中法文化交流为电影创作注入活力 | 中法老友记

4月15日,央行开展了1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净回笼700亿元,作为中期政策利率的1年期MLF利率连续8个月保持不变。

中国建设银行宁夏分行原风险总监李惠被开除党籍

除了定期票和计次票,国铁集团还在部分铁路局集团公司试点推行公交化票制。6月26日,铁路12306官方微信发布信息,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铁路局”)管内的川渝贵地区121座高铁车站启用公交化票制。

中国首次遴选出45种科普类核心期刊和100个医学优秀科技学术会议

美国民谣艺术家鲍勃·迪伦。获奖理由:“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中创造了新的诗歌形式”。代表歌曲有《答案在风中飘》《时代在变》《像一块滚石》。

浙江大学师生自发悼念校友李政道 追忆与其过往

还有一个大背景,2013年中国领导人在印尼首次提出了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2014年刚上任的印尼总统佐科提出“全球海洋支点”的战略构想。作为一个海洋国家,由于地形过于分散,印尼长期以来的国内交通面临着基础设施薄弱、运输不畅的问题,也是经济发展的掣肘。印尼所要弥补的劣势,恰好是中国所长。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